某企市政甲级资质延续


    某企市政甲级资质延续需充分结合其组织架构复杂、项目规模庞大、管理体系严谨的特性,构建"总部统筹-板块协同-项目落地"的三级管理体系。与民企相比,央企在资质延续中具有业绩储备充足、人员稳定性高的天然优势,但也面临跨子公司资源协调、多级审批流程冗长等挑战,需建立针对性的应对机制。

    组织保障层面需成立由集团副总牵头的资质延续领导小组,成员涵盖总部战略规划部、人力资源部、科技部、工程管理部及下属市政设计研究院主要负责人。与民企专项工作组不同,央企需明确总部与二级单位的权责划分:总部负责政策解读、资源调配及最终申报审批,下属设计院负责具体业绩梳理、人员材料准备及制度执行落地,形成 "总部定标准、板块抓执行、项目出成果"的协同模式。

    合规管理要求更为严格,需同时满足行业监管规定与央企内部审计标准。在材料准备中除遵循住建部要求外,需额外经过集团法务部合规性审查,重点核查业绩合同的央企内部审批流程完整性(如"三重一大"决策记录)、人员劳动合同与央企用工标准的一致性,以及财务数据与集团年度审计报告的匹配性。


    跨层级业绩整合与筛选


    某企业绩资源丰富但分布分散,需建立"全域扫描-精准筛选-深度整合"的业绩管理机制。首先由总部工程管理部牵头,对集团近5年所有市政类项目进行全域排查,涵盖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及参股但实际主导的项目,形成《集团市政项目总台账》,包含项目名称、投资规模、实施主体、完成时间、技术指标等核心信息。


    业绩筛选标准需高于行业基本要求,突出央企重大项目优势


    项目等级:优先选择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需提供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重点项目证明),如新区市政配套工程、跨区域交通枢纽等;

    技术含量:筛选应用 BIM 技术、智能建造、绿色低碳等新技术的项目,需提供住建部或行业协会的技术鉴定证书。

    业绩整合机制需解决跨子公司业绩归属问题:对于子公司实施的项目,需提供集团出具的"实际控制权证明"(含股权结构、管理架构、决策流程说明);联合体项目中作为非牵头方的,需补充与牵头方签订的"业绩归属协议"及集团总部对该项目的内部审批文件;境外市政项目需提供我国驻外使领馆经商处或当地政府出具的项目合规性证明,以及经公证的业绩翻译件。


    每项申报业绩需制作《业绩亮点白皮书》,除常规技术文件外,重点突出


    企担当:如在抗疫应急工程、灾后重建等项目中体现的社会责任,附地方政府感谢信或表彰文件;

    技术突破:如首次应用于国内的先进设计理念、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创新成果,附专利证书或科技进步奖证明;

    管理创新:如基于央企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管理模式,附集团科技成果鉴定报告。


    人员配置与管理协同


    某企人员基数大但专业匹配度需精准把控,需构建 "专业资质 - 岗位职能 - 项目需求" 的三维匹配模型。由集团人力资源部牵头,对总部及下属单位所有市政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梳理,重点核查:

    注册人员:确保注册城乡规划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等核心注册人员数量达到行业标准 1.2 倍以上(冗余储备应对人员流动),且注册单位与社保缴纳单位一致(避免集团内跨子公司挂证);

    职称结构: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不低于 30%,其中 60 周岁以下人员占比≥80%,需提供集团内部职称评审委员会的任职文件;

    专业覆盖:按市政工程全专业配齐人员,特别强化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央企优势领域的专业团队,每个细分专业至少有 2 名带头人(具备教授级高工职称)。

    人员管理协同需突破央企层级壁垒:对于集团内跨子公司借用的人员,需提供正式的《人员借用协议》(明确工作内容、服务期限及资质使用权限),以及双方单位的社保缴纳证明(总部统一缴纳的需附集团人力资源部说明);劳务派遣人员不得作为主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需严格区分正式员工与派遣人员名单。

    建立 "人员资质动态管理平台",整合集团人力资源系统数据,实时监控证书有效期、社保缴纳、继续教育等情况,提前 6 个月预警证书到期人员,由总部统一组织继续教育和换证工作,确保人员资质持续有效。


    内部审批与申报流程优化


    某企审批流程严谨但需提升效率,需制定 "并行推进 - 节点管控 - 分级审批" 的流程优化方案。将传统串行审批改为并行处理:在业绩梳理的同时启动人员材料准备,制度修订与合规审查同步开展,由总部战略规划部制定《资质延续工作节点计划》,明确每项任务的启动条件、完成标准及责任部门,通过集团 OA 系统进行节点管控。


    内部审批层级设置为三级


    子公司初审:下属设计院完成材料编制后,由其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并出具《业绩真实性承诺书》;

    板块复审:集团工程管理部组织跨部门评审(技术、人事、财务、法务),形成《板块评审意见》;

    集团终审:提交集团党组会或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重点决策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审议通过后由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集团公章。

    申报材料提交采用 "电子 + 纸质" 双轨制:电子材料通过集团数字档案馆系统进行加密上传,确保可追溯性;纸质材料按 "集团资质文件 - 子公司证明 - 项目业绩" 的层级装订,每份材料需包含集团内部审批流转单,证明符合央企内部管理程序。


中侑企业管理

19308014993